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题:违法收益可达万倍、网上就能买软硬件、看“教程”——“微盘”诈骗“死灰复燃”,监管治理如何跟上? 新华社记者兰天鸣、胡洁菲 宣称“10元投资炒白银、5秒开户做沥青”“买涨买跌都能赚”“一部手机创业,一根手指赚钱”……此前,因涉嫌赌博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,号称“微盘”的虚假投资交易平台遭到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重点清理打击。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,当前又有不少虚假投资交易平台利用二维码、APP等悄然“死灰复燃”。受骗人可能遭受何种损失?此类骗局何以屡禁不绝?监管治理如何“断根”?新华社记者就此展开调查。 意外不意外?“成功人士”教投资,让你20天20万变1万 今年5月,上海刘女士通过微信添加了一名自称知道“稳赚不赔的期货投资平台”的“成功人士”为好友。在该“好友”“指导”下,她下载了一个“期货交易APP”,并分三次共向APP账户里充值66666元。照指示,刘女士简单操作了4笔交易,APP内账面立即显示她赚了4000元。在“成功人士”鼓动下,她很快又向APP内账户充值了13万元,进行操作后发现自己APP内账户只剩下13186元。而此时“成功人士”仍怂恿她继续加码充值,投资翻本。 近日,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这起“虚假投资APP诈骗案”犯罪嫌疑人郑某某等20人批准逮捕。案中受害人被诱导使用的虚假期货投资APP,正是典型的“微盘”诈骗手段之一。 记者了解到,该团伙四名组长手下共有业务员15人。由“经理”提供APP下载二维码并传授员工诈骗“话术”。组长负责分配诈骗指标,帮助客户操作虚假期货交易。业务员则负责聊天沟通,吸引客户不断“投资”。 “我们有任务每天发5条朋友圈,加30至50个好友,特别是要在朋友圈把自己包装为成功人士,引人注目,并进行适当的感情联络,引人上钩。”团伙中一名业务员告诉记者。 记者还发现,虽然“微盘”已被监管机构定性为涉违法犯罪行为,并明令禁止,但百度贴吧中仍存在所谓“微盘招商吧”,且关注人数与帖子量均巨大。其中存在大量与“微盘”和建立“微盘”技术公司相关的推介信息,甚至还有传授做“微盘”如何盈利的“忽悠帖”。其中不少帖子将“微盘”诈骗称为“一条轻松赚票子的路”,宣称“做了两年,日入2000”“直推客户可以享受60%的手续返还”。 “微盘”诈骗暴利诱惑大、软硬件便宜、模式易复制 多名专家告诉记者,“微盘”诈骗死灰复燃的原因在于其“病灶”难除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